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8:09 点击次数:185
越南虽然在发展中,曾经也风光无限,甚至一度被视作继中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工厂,结果却没能实现经济持续向好的局面。
实际上,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狂欢之后,越南遭遇了一个黑暗时代,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那么,越南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?这又会对它在东南亚的地位产生什么影响呢?
越南发展现状
越南的国土面积是33万平方公里,甚至连我国的零头都不及。不过,越南曾经有个宏大的梦想,那就是成为像中国那样的全球工厂。
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,越南开始模仿我国内的政策。我国推行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”,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,越南紧接着推出了“10号承包决议”。
为了推动经济发展,我国相继推出了“改革开放”、“承认私营经济合法”、“两个一百年计划”等一系列政策,越南也是跟着模仿,推出了类似的政策,真是挺有意思的。
不过,越南这小子真是有点“抄作业不看题”的意思,完全没考虑到自家国情。于是那些政策照搬过来,实际效果就没那么理想。不过,尽管如此,还是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变化。
获得这些成就后,越南开始自我感觉良好,牛皮也是越吹越大。这种心态确实在发展上带来了一些正面效果,但等到狂欢过后,留给越南的却是一堆问题与挑战。
现在的越南发展还是有不少局限,像胡志明市这座一线城市,跟我国的北上广深一比,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。胡志明市的面积才2000多平方公里,人口大约1200万,GDP大概是980万亿越南盾,换算成人民币大约2600亿左右。
北上广深里头,深圳的面积和胡志明市差不多,也是2000平方公里左右,人口大概在1300万左右。不过,深圳的GDP可就猛了,快接近27000亿,翻了胡志明市的十倍。
别说胡志明市跟咱们的一线城市比,就连不少二线城市都没法比,像昆山、张家港、慈溪这些地方,发展水平都比它高。要知道,胡志明市在越南可是发展相对最好的城市,想象一下,越南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就更不用说了。
看看这些城市的发展,就能大概明白越南整体的发展状况了。没错,实际上这也反映出越南的经济实力可能不咋样。而这种情况的出现,跟当初越南的决策有着很大关系。
压垮越南的每一根稻草
越南的制造业进步,得依靠国家的工业基础。我国当时虽然条件偏落后,但好歹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基础。
越南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。相比中国,越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乱,加上国土面积小,一有冲突基本上就是全境受波及。这些因素对越南的工业基础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。
后来,我国确实曾对越南进行过援助,如果越南能安心发展,虽然起步慢点,但至少能够逐步迈向经济增长。不过,越南却选择了对我国发动战争。
我国自然是选择反击,把对越南的援建都给毁掉了。越南本身就对外依赖性很强,这一招一出,基本上把越南拉回到援建之前的状态。
越南所面临的压力可不仅仅是那一根稻草。周围的邻国都在改革中迅速发展,越南这回真着急了,开始反思自己问题在哪儿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他们意识到,自己改革的力度还不够。
秉持着“想赢得比赛,就得狠”这一理念,越南决定放宽对外资的限制。现在外资和越南本地投资者享有一样的投资权益,结果是,越南的外资环境瞬间热闹起来,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热潮。
不少大型企业陆续来到越南设厂,导致越南的手机、电子产品出口额一跃而上,经济增长也随之突飞猛进,GDP飞速上涨。
最近,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在越南捞到不少钱,大家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,炒房的热潮也随之兴起。随着房价的狂飙,无论是外资还是越南本地的投资者,大家都想在这个楼市里赚个痛快。
特别是越南西贡银行的创始人张美兰,想要在楼市里挣到更多的钱,凭借自身的理财经验,把公司债券转变成理财产品,鼓动越南人民购买,结果进一步拿走了大众的口袋里的钱。
可泡沫终究是泡沫,随着美联储加息,越南的经济繁荣就像纸糊的房子一样轰然坍塌。如今越南盾贬值,债务累累,外债居然高达1856亿美元,财政中外债的占比也达到了43%。
看到越南负债累累,真是让人担忧。要是继续这样下去,他们还债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,搞不好真的会面临国家破产的风险。
越南经济的压力其实不是一根稻草压垮的,而是股市、债务、外汇以及房地产市场崩溃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连锁反应。想要摆脱这种困境,真心不简单啊。
东南亚新格局
越南原本的设想是,依靠自身的规划和发展,还借鉴了中国的成功经验,真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中等甚至更好的发展中国家。
越南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决策失误,注定会对自身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。其实,这种情况在日本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窘境。
越南面临的问题比日本的要复杂得多,而且它也没有日本那样的经济规模和危机处理经验。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现在这个经济困境,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现在越南在东盟国家里还是个挺重要的角色,如果它能好好把握东盟内部的合作和发展机会,或许能缓解一下自身的经济压力,进而让国家的发展更加平稳。
不过这样做肯定会遇到不少挑战,同时在东南亚的地位也会受到一定冲击,最终还是得看越南自己怎么选择了。